凌晨5點,城市尚未蘇醒,六安市汽車客運總站的站務員張宏偉已悄然起床。簡單洗漱后,他輕手輕腳走進女兒房間,檢查復習資料是否備齊,為即將奔赴高考考場的女兒做好后勤保障。5點50分,他準時出現(xiàn)在車站閘機口,整理工裝、調(diào)試設備,以飽滿的精神狀態(tài)開啟一天的工作。
作為車站的“活地圖”,張宏偉每天要解答上百位乘客的問詢,處理突發(fā)狀況、疏導客流。面對老年乘客,他主動攙扶;遇到行李繁多的旅客,他上前搭把手;高峰期時,他更是一刻不停地穿梭在售票廳與檢票口之間。“您好,阜陽班線請前往9號檢票口乘車”“別著急,我?guī)湍榭匆幌掳啻伪?rdquo;,這樣溫暖的話語,每天都在他口中重復無數(shù)遍。
下班后,他又迅速切換到“父親”模式。為女兒準備營養(yǎng)豐富的晚餐,傾聽她備考的壓力與煩惱,用樸實的語言給予鼓勵:“盡力就好,老爸永遠支持你!”即使工作疲憊,他也會在女兒學習時,默默坐在一旁陪伴,或是悄悄遞上一杯溫熱的牛奶。
高考當天,依然堅守在崗位。當被問及是否遺憾無法陪伴女兒時,他笑著說:“崗位需要我,女兒也理解我。守護好車站的每一位乘客,和守護好自己的家,其實是一樣的。”他的手機相冊里,滿是女兒成長的照片,休息間隙,他總會翻出來看上幾眼,嘴角不自覺上揚。
在張宏偉身上,我們看到了無數(shù)基層工作者的縮影。他們用敬業(yè)詮釋職業(yè)信仰,用責任書寫父愛篇章,在平凡的崗位上散發(fā)著溫暖而堅定的光芒,成為家人心中最堅實的依靠。(劉玲玲)